(本网讯:易丹萍)在为期8周的课程中,主题环境1601班对项目的景观植物配置、景观材料选择、景观施工工艺等方面从理论学习、场地考察、方案实践三个层次进行了系统的学习,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
一、植物学习
对于植物的学习是充满趣味性的,在课堂上的植物理论学习时,易老师就着重强调对于植物的认知应该是渗透生活各处的。学习应该注重日常的积累,关注身边的细节。 植物认知初期,老师布置每人每天认知10种植物,并在课堂随机抽查,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。
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老师对于笔记的要求也十分严格,要求同学们在记录的同时要实记相关的知识点。
实地考察的过程中,同学们对于植物的品种、特征、习性等方面应仔细观察,认真记录,完成考察报告。认知植物的叶、花、果、枝、干、根等具体特征,注意植物的季相变化,分析场地植物现状及提出改进意见,从而指导后期方案的植物配置设计。
二、材料认知
实地对景观材料进行考察,包括砖材、石材、钢材、木材、玻璃、油漆等,现场进行测量和记录,结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,对材料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知。
三、施工工艺
课程要求同学们对于材料的考察不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上,更需要深入考察每种材料的施工工艺和结构特征。从而了解每一处景观的施工过程和结构,丰富学生们的知识结构。
针对上述的知识积累,最终同学们完成昙华林的改造设计方案。整个项目从最初的方案概念阶段,到扩初,再深入至施工图阶段,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文本。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,同学们很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,并为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。